老師,對不起,我只帶了兩串蕉來!」「兩串蕉?」我疑惑地打量這個香港來的學生。學生提起空空的一雙手,笑著說:「這兩串肉蕉!」「哦?!」多貼切又有趣的形容。
老師 : 「『根』是指長長的,硬硬的東西,像一根棍子、一根油條…」
學生 : 「頭髮為什麼是一『根』呢?」
老師 : 「『條』是指長長的,可以彎曲的,像一條魚、一條皮帶…」
學生 : 「規定為什麼是一『條』呢?」
老師 : 「『張』是指薄薄的,平平的,像一張紙、一張桌子…」
學生 : 「嘴為什麼是一『張』呢?」
學生 : 「英文說 one year,one month,one week,one day,為什麼中文可以說一個月、一個星期,就不能說一個年?一個天?」
學生 : 「老師,為什麼中文要有那麼多不同的量詞? 好麻煩!」
的確,量詞為學中文帶來不少困擾,因常用的量詞竟可多達兩百多個,而且沒有一定的準則,常是約定俗成,你說一「座」公園,我說一「個」公園也成,你說一「條」魚,我說一「尾」魚也對,你說一「台」電視,我說一「架」電視,有何不可?一「輛」車,一「部」車;一「根」繩,一「條」繩;一「所」學校,一「間」學校....總不離譜。但是,形容好多的花,可以說一「簇」、一「叢」,就是不能說一「橐」、 一「堆」;迎接客人上門,只能問「幾位?」不可說「幾個?」「幾口?」 情人節送花,數量是差不多,可是一「把」玫瑰,就是沒有一「束」來得高雅。
量詞是用來計算名詞的單位和動作的次數,下面是選自國語辭典的常用「名詞用量詞」,試試看你或學生的功力,看看能正確使用多少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