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正是春暮 , 天气使人犯困 , 崔老夫人命侍女红娘伴莺莺到前院闲步 , 不想被张生撞见 , 惊为天人 , 于是将考试之事搁下 , 向长老法本借了西厢僧房居住 , 伺机认识莺莺 。 崔老夫人想为亡夫大做法事 , 让红娘去方丈那询问日期 , 张生等红娘从方文郡儿出来以后 , 迎头拜揖 , 自报家门 , 探问莺莺的情况 , 被红娘严辞驳斥 , 回到西厢,长嘘短叹 。 红娘将张生憨举笑着告诉了莺莺 , 莺莺也觉得好笑 , 张生探知莺莺每夜在花园焚香祷告 , 而此园与西厢仅一墙之隔 , 便藏在墙角那偷窥 , 见三只香点完 , 最后一香 , 莺莺默默地祷告 , 红娘代祝 : “ 愿姐姐早嫁如意郎君 " , 莺驾如有所感 , 倚栏长叹 “ 张生闻听 , 高吟一绝 : 明色溶溶夜 , 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 不见月中人 ? . 莺莺做诗吟和 。 “ 兰闺久寂寞 , 无事度芳春 : 料得行吟者 , 应怜长叹人 。 " , 二人隔墙酬和 " 己然惺惺相惜。崔老夫人携莺莺为相国上香 , 张生为见莺莺 , 出钱五千求法木带斋一分 , 追荐父母 , 与莺莺二次相见 。 张生自见莺莺 , 寝食难忘 , 而莺莺一寸芳心, 也念念于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