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千上万的汉语歌曲中,对外汉语教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去摘取那些能涵盖汉语语言知识点、能提高汉语能力、能拓宽历史文化知识面的、有吟唱可能的歌曲,并遵从趣味性、层次性与实用性等教学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歌曲内容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外部动力,遵从趣味性原则采集和编写歌曲时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选取的歌曲应以外国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且简单易学易唱的通俗歌曲和民族歌曲为主,而尽量避免选择美声或进行式的军歌之类的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歌曲。这样有利于教师漫。一般比较喜欢内容简单、曲调明快的歌曲或活泼的儿歌民谣,如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世上只有妈妈好》、《半个月亮爬上来》、《外婆的澎湖湾》等。成年人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世界相对少年儿童要复杂丰富得多。所以要选择歌颂友谊、亲情、爱情、和平、自然美景等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歌曲,如《朋友》、《懂你》、《常回家看看》、《爱情呼叫转移》、《白桦林》等。
2.层次性原则
教师或教材编制者在选择歌曲时,应正确估计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对事物的感受能力的差异,分层次地选择材料和内容。力求真实地道,注意避免歌词中带有太多的俚语或方言。一方面,针对汉语水平处于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的不同学生,要选取不同难度的歌曲。另一方面,对同一水平的学生,选的歌词要有易有难,照顾多数学生,适时适度讲解。这种唱中学、学中唱的模式既能激发听力较差的同学的兴趣,又能使水平较高的同学展示其才能,令所有的同学都能接受。
3.实用性原则
学习汉语,其目的就是将它说出口,成为交际的工具,实现成功沟通和交流。所以要学习最实用的、最贴近时代和生活的汉语。所以我们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选择和采编那些在日常生活交际活动中能使用到的内容与话题歌曲。比如,针对不同的节日可以选择不同的歌曲———《花好月圆》、《明月几时有》(中秋节);《新年好》、《恭喜发财》(新年);《爱你一万年》、《一路上有你》(七夕、情人节)等。再如,选择不同的情境中的歌曲。离别时可选择《其实不想走》、《送别》、《祝你一路顺风》等;在返乡时可选择《故乡的云》、《大海啊故乡》等歌曲。这些或感人至深或轻松愉快的歌曲所反映的情景,会在生活中不断出现,促进学生对歌曲中语言知识点的回忆、体会和创造。
4.规范性原则
在选择歌曲时,应避免涉及方言、节奏过快、发音不清的歌曲。另外,对歌曲中语法不规范、生造词、外来词等现象应尽量回避,以免造成留学生理解错误、加重记忆负担。
(三)课堂教学
1.歌曲教唱与知识讲解结合
选好一首歌曲后教师应全面掌握其中所涉及的生字、生词、语法等语言知识,设计教授方案。还应尽力多方查阅资料,了解该歌曲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表达的思想及演唱者的情况。如以《九月九的酒》一歌为例:
“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这是一首经典的老歌,曾经风靡大江南北,一度成为全国广播电台风云上榜歌曲。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所以,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因此“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九月九的酒》反映的是长年累月外出打工的人们,在每年九月九重阳节,因为不能回家亲自为父母长辈敬上一杯代表祝福长寿的酒,而极度思乡的真实情怀。这样的讲解会使学生深刻领会歌曲内涵。这样唱讲结合使课堂有张有弛,印象深刻,扩大了课堂教学内涵与外延。
2.增强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
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教师对歌曲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并通过多媒体形式或老师自身教授的方式进行了领唱之后,可以挑选部分主动性高、表现欲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领唱。同时,也可以挑选几位同学到台前合唱参与或定期举办汉语歌曲演唱比赛等方式来增强师生互动。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反复多次跟唱以提高效率,并与原唱比较,以纠正错误的语音和唱法。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提高使用汉语的环境、平台和条件,而且寓教于乐,提高汉语学习效果和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