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学者、研究者认为,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这是补素的人生哲学,古今中外皆如此。俄国的普希金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描写一个渔夫的妻子起初只是想要一个新木盆,因为家里用的那个太破旧了。但得到了新木盆之后,她马上想要木房子,她要当贵妇人;当了贵妇人,她又要当女皇;当了女皇,她又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仆人。这就是太过分了,如同吹肥皂包,吹得过大,必然破裂。渔夫的妻子没有适可而止,因而受到惩罚。最后摆在她面前的依然是那个破旧的木盆。人的欲望填不满黑洞,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克制过分的欲望。而克制过分的欲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法律和规章制度。回根结底,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就是以法律、宗教、道德、文学等形式与人的过分欲望的搏斗。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损人利己的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要克制霸道的欲望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欲望失去控制,可能酿成大祸;一个国家的欲望失去控制,那就是会酿成战争。
当今的世界充满了诱惑,我们只有端正自己的言行,时刻提醒自己过犹不及、适可而止,才能找到不倾斜也不满出来的平衡点,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周围和谐相处。
中庸,在孔子和整个儒家学派里,即是高深的学问,又是高深的修养。追求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这是做人处世的一种理想境界。